产业兴起来 群众富起来(脱贫攻坚一线)
千方百计造饭碗,一人就业全家脱贫
“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,一个月能挣3500元工资,往后的生活有盼头了。”包竹青边忙着手里的活计边说。
告别山沟沟里的木板楼,住上县城南站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,包竹青脸上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来,“有了稳定的工作,‘贫困帽’终于甩掉了。”包竹青说。
作为安置点产业园引进的扶贫企业,广西聚米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谭锦祥介绍,公司招聘了100多个贫困户,下一步还有200个岗位将要推出。
搬得出更要稳得住。南站社区累计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万多人。“稳就业是稳定脱贫的关键。”社区第一书记吴海源说,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,社区千方百计发展产业,依托茶产业优势,建设了万亩茶叶扶贫产业园,解决了许多贫困户就业。
“搬到新家后就在这边务工,每天能挣150元。”贫困户王善军说,他每天和大家一起在山地种茶、施肥,活不累,收入稳稳的。今年以来,茶园共吸纳787个贫困劳动力务工。茶园达产后,将按照户均1—2亩的标准分配给贫困户,由合作社统一管护,让大家稳定增收。
外出就业、就近就业、自主创业多措并举,三江县初步构建起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扶持体系。截至目前,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,5691户有劳动能力的落实“一户一就业”,无劳动能力的全部纳入低保兜底政策范围。
消费扶贫解卖难,产业脱贫有保障
稳定脱贫,发展产业是基础。今年以来,受市场低迷、流通不畅等因素影响,三江县茶叶销售受到一定影响。
“茶产业是县里的扶贫主导产业,覆盖75%以上的贫困户。为了帮产业渡过难关,我们整合1000多万元资金,扶持茶企复工复产、茶青收购、茶叶加工、流通销售等,打通茶业产销链。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潘玉萍说。
摊青、杀青、揉捻、解块……在三江春茶厂,机器轰鸣、人员穿梭,茶厂负责人蔡月琴说:“工厂机器每天从早开到晚,茶厂活了,茶农收入就稳了。”
“深圳出入境边检总站在我们村购买了2000斤红薯、1000多斤土豆,前一段时间收购了全村所有的茶叶,有了对口帮扶,产品销售不愁。”同乐苗族乡归美村党支书陆通华说,消费扶贫调动了乡亲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,今年全村红薯种植面积达300多亩。
布央村从曾经的贫困村,变身为户均3亩茶叶的富裕村。如今,在布央村,游客吃着百家宴,喝着侗家米酒,跟侗家人一起跳多耶舞,这里以茶叶种植、制作、加工为基点,在茶园间建设旅游步道、茶园农宿,闯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脱贫新路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9月04日 18 版)
(责编:杨光宇)
关键词:
-
【环境治理】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多举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
-
灯湖·党建 | 欧阳红刚律师与中汇社区东苑党支部结对“红色律动,律师进小区”活动
-
社区社工室“在地社工”的角色担当——以五里沟街道社工站为例
-
楠竹林社区:幸福生活节节高
-
公卫考研其他小专业解析01:公共卫生与社区管理
-
《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(2022年版)》全文发布
-
长乐区文武砂街道福蕾行动计划丨“清凉一夏,安全同行”儿童教育小组顺利落幕啦
-
县文化和旅游局到北苑社区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活动——助力潍坊市创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
-
【工作动态】人大代表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
-
【有奖征集】锦东社区大学名称征集
-
郫都区犀浦街道:“三专三强化”党建引领社区治理
-
【章丘“五为”志愿服务】相公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走访慰问贫困大学生
-
【社区风采】党建引领凝心聚力,携手同行筑梦童心
-
辛河翡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防暑养生公益宣讲
-
芦湖街道“黄河明珠·幸福芦湖”全民才艺展演成功举办!
-
迎春亭街道多管齐下 抗旱保秋解民忧
-
【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】咸宁监狱民警走进电台直播间 为家庭教育支招
-
望月湖街道区域核酸检测补采通知
-
党旗劲飘扬,战“疫”砺作风!红岛街道党员干部努力在大战大考中锤炼能力
-
紧抓生产,“安”字当头!红岛街道安置房东部组团项目有序推进复工复产
-
【中心简讯】青浦区政协赴永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考察交流
-
江盛社区开展青少年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
-
我市开展“契约共建,服务社区”暨应急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应急救援能力
-
赞!在职党员进社区 党建携手暖民心
-
农安刚发生的!一村民刘某接了诈骗电话还不听劝...